皮肤科痛恨的「 护肤方式」,别再踩坑了?
初夏已至,高光女孩们群体出动,微醺的夏天,仙女们要应对花妆的烦恼,因此给肌肤打好底子尤为重要,但「护肤产品千千万,这些错误勿踩坑!」千万不要刷刷短视频百度一下,就开始强行尝试,往往会让肌肤苦不堪言。
01「家用智能美肤仪」宜当心
热衷于各种家用美肤仪,从屋里按摩到微电流,再到射频类,可谓是轮番上阵,沉迷于术后短暂的去水肿和提升效果,每天反反复复摩擦提拉。
皮肤科医生提醒: 如果不注意使用频率和时长,皱纹不一定能祛除,色斑可能会越来越多。
ENTER TITLE
02「网红推荐药膏别乱用」
热衷于网红推荐的各类"用药妙招":
甲硝唑凝胶"去黑头";
夫西地酸乳膏"治痘痘";
莫匹罗星软膏"消炎";
红霉素软膏"抗感染";
不仅把自己的脸当试验田,还爱给帖子打上"家庭必备“、”我不允许你不知道"等标签疯狂四处安利。
皮肤科医生提醒: 且不说有的药完全没有网红说的这些作用,即便有一些能对上的适应证,也没有一个药物、一套方案可以打遍天下,那是江湖游医所干的事一一"我的这个药包治百病!"
(p.s只有包才能治百病。)
03「 肌肤很脆弱 刷酸需谨慎 」
这里的"酸"指的是果酸、水杨酸等具有剥脱性的护肤品,只要网红可以刷,我就可以照着来一遍,嫩嫩的皮肤谁不想要呢?
皮肤科医生提醒: 高浓度果酸、水杨酸具有较强的剥脱性,自行刷酸十分容易造成过度剥脱,导致严重的皮肤屏障损害。家庭"刷酸"大结局:敏感一生一起走,那些(随便作的)日子不再有。
04「 防晒很重要,不要三天打鱼 」
信仰且热衷于推广"养儿不防老,防晒才防老"的理念,买过各大品牌的当家防晒霜,对它们的肤感、成分、购买渠道等信息如数家珍...
然而实际使用时,却把防晒当作"心理安慰剂",一年365天,没有1天能用够量。
皮肤科医生提醒: 面部防晒至少涂够1元硬币大小的量,对于乳霜、乳膏状防晒霜来说,这差不 多是1.25毫升质地稀薄的防晒霜用量或许要加一倍)。哪怕每天只涂1次不补涂,1支60毫升的小金瓶也只能用1个半月;如果加上脖子涂抹1元硬币的量,只能用不到1个月。
ENTER TITLE
06「 美白偏方,不要轻易尝试 」
美白偏方早已不局限于抹珍珠粉、喝薏米水等"土方子",还包括:美白丸、美白口服液、美白针等缺乏充足临床试验依据,甚至有些危险的美白方式。
皮肤科医生提醒:科学美白没有捷径,在安全的前提下,还得靠坚持防晒+医学光电医美,结合正规的美白护肤品辅助。但如果你想要的白,已超出了安全途径可成就的范畴,那我劝你放弃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360xys.com/gl/615591.html